關鍵詞:
收錄約1萬典故,50萬詞匯、2萬作家信息
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
《國語辭典》:海馬(海馬)  拼音:hǎi mǎ
動物名。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。生活于海中,直立游動。頭像小馬,尾巴似象鼻,嘴呈管狀。全身包在骨質(zhì)的環(huán)節(jié)所形成的硬殼中,尾巴能蜷曲捲物。雄性海馬尾部腹面有一孵卵囊,長三、四寸,雌海馬產(chǎn)卵于其中,以孵育小海馬。在中藥里,曬乾的海馬可當強壯劑。也稱為「龍落子」。
《國語辭典》:海象  拼音:hǎi xiàng
動物名。脊椎動物哺乳綱。產(chǎn)于北極圈。體肥大,長三至六公尺。上顎有一對很長的犬齒,似象牙而堅,為破冰或搏斗的工具。群棲生活,以貝類等軟體動物為食。
《國語辭典》:水雞(水雞)  拼音:shuǐ jī
1.秧雞的別名。參見「秧雞」條。唐。杜甫 閬水歌:「巴童蕩槳攲側過,水雞銜魚來去飛?!?br />2.蛙的一種,可供食用。
3.中國少數(shù)民族之一。參見「但民」條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長股(長股)
(1).長腿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比之蹇》:“長股善走,趨步千里?!?br />(2).黃鸝的別稱。又名黃鶯。大戴禮記·夏小正:“有鳴倉庚。倉庚者,商庚也;商庚者,長股也?!?孔廣森 補注:“長股者,黃鸝也?!?br />(3).青蛙的別名。廣雅·釋魚:“鼃、蟈,長股也。” 王念孫 疏證引 鄭司農(nóng) 曰:“蟈當為蜮。蜮,蝦蟇也?!?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·昆蟲·蛙:“蛙,一作鼃,蝦蟆之屬也。一名蛤魚,一名螻蟈,一名長股,一名田雞,一名水雞?!?/div>
《國語辭典》:田雞(田雞)  拼音:tián jī
青蛙的別名。參見「青蛙」條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護谷蟲(護穀蟲)
青蛙的別名。 清 王韜 甕牖馀談·禁食蛙:“每歲四五月間,青蛙生發(fā)之際,官府多出示禁捕,以其能啄蟲保禾,大有益於農(nóng)田也。故青蛙一名護穀蟲?!?/div>
分類:青蛙
《漢語大詞典》:切螞(切螞)
方言。青蛙。《中國諺語資料·四川諺語》:“井里的切螞,沒有看過簸大個天?!?/div>
分類:方言青蛙
《漢語大詞典》:蟆蟈(蟆蟈)
方言。即青蛙。《新華文摘》1982年第2期:“我看把她放了吧,反正一只蟆蟈也沒多大用處?!?/div>
分類:方言青蛙
《國語辭典》:蝦蟆(蝦?。 ?span id="aqed0zs" class='label'>拼音:há ma
動物名。兩生綱無尾目蛙屬。體型類似蟾蜍而較小,色呈暗褐,背有黑點,善跳躍,鳴叫時作呷呷聲,常居于沼澤邊。也作「蛤蟆」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鳴蛙(鳴蛙)
(1).蛙鳴。比喻俗物喧鬧。晉書·后妃傳論:“識暗鳴蛙,智昏文蛤?!?宋 蘇軾 《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洛州》:“鳴蛙與鼓吹,等是俗物喧?!?清 唐孫華 《夏日園居雜詠》之三:“眼底雌雄看鬭蟻,耳中鼓吹厭鳴蛙?!?br />(2).鳴叫的青蛙。 宋 范成大 《喜雨》詩:“昨遣長鬚借踏車,小池須水引鳴蛙?!?明 劉基 《冬暖》詩:“野畦落日舞殘蝶,小池過雨喧鳴蛙?!?/div>
《漢語大詞典》:兩部蛙(兩部蛙)
鳴叫著的青蛙。 宋 戴復古 《豫章巨浸呈陳幼度提干》詩:“自成鼓吹喧朝夕,輸與東湖兩部蛙。” 葉玉森 《浮生迭和憶園》:“兩部蛙爭喧閣閣,一羣魚戲亂田田?!眳⒁姟?兩部鼓吹 ”。
分類:鳴叫青蛙
《國語辭典》:兩部鼓吹(兩部鼓吹)  拼音:liǎng bù gǔ chuì
鼓吹,古代儀仗隊合奏的音樂。兩部鼓吹指南朝齊孔稚圭對宅庭中之蛙鳴不僅不厭煩,反美稱其為「兩部鼓吹」。典出《南齊書。卷四八??字晒鐐鳌?。后以喻指蛙鳴。
《國語辭典》:蛤蟆  拼音:há ma
蝦蟆的別名。參見「蝦蟆」條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坐魚(坐魚)
田雞,青蛙。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·田雞:“﹝ 黃公度 ﹞宿戒庖兵市坐魚三斤。庖兵不曉所名,遍聞諸生莫能喻。時 林執(zhí)善 為州學録?;蛘Z庖人以 執(zhí)善 多記,庖人拜而問焉。 執(zhí)善 語以可供田雞三斤?!?/div>
分類:青蛙
《漢語大詞典》:蛙蝦(蛙蝦)
青蛙與蝦蟆。泛指蛙類。 晉 傅玄 《苦雨》詩:“炊爨不復舉,灶中生蛙蝦?!?晉 潘尼 《苦雨賦》:“黿鼉游于門闥,蛙蝦嬉乎中庭?!?a class='poemCommentLink' target='_blank'>《晉書·孫楚傳》:“夫龍或俯鱗潛於重泉,或仰攀云漢游乎蒼昊,而今蟠於坎井,同於蛙蝦者,豈獨管庫之士或有隱伏,廝役之賢沒於行伍,故龍見光景有所感悟?!?/div>
分類:青蛙蝦蟆
《漢語大詞典》:瞋蛙
突睛的青蛙。 宋 薛季宣 《河豚》詩:“豈其食魚河之魴,河豚自美 吳江 鄉(xiāng),瞋蛙豕腹被文豹,則如無趾黥而王。”
分類:青蛙
《漢語大詞典》:蠅聲蛙噪(蠅聲蛙噪)
蒼蠅、青蛙無休止地叫。比喻低劣的、無病呻吟的詩文。 清 錢謙益 《〈范璽卿詩集〉序》:“今也生乎百世之下,欲以其蠅聲蛙噪,追配古人,儷然以 李 杜 相命,浸假而膏唇拭舌,訾議其短長,蜉蝣撼大樹,斯可為一笑已矣。”